概述
菊石獸是一種食肉動物,同時又是海生滄龍的主要食物。介於烏賊和蝸牛之間,是一種類似菊石的東西以及一團像拖布一樣的東西。這種章魚、魷魚和帶殼鸚鵡螺的近親,有一個特別長的殼。這種生物大約出現在4.4億年以前,3.7億年以後隨著恐龍一起在這個世上消失。
外形特點
頭足類動物,運動的器官在頭部。體外有一個硬殼,與鸚鵡螺的形狀相似。菊石類殼體的大小差別很大,一般的殼只有幾厘米或者幾十厘米,最小的僅有一厘米;最大的比農村的大磨盤還要大,可達到2米。
殼的形狀多種多樣,有三角形的、錐形的和旋轉形。總體來說有外卷圓形殼、內卷圓形殼、桿形殼、塔形殼、外卷三角形殼、不規則旋卷殼等等。圓形內、外卷的殼在菊石中占絕大多數。菊石的殼也分前、後、背、腹。這一點與現代鸚鵡螺是一樣的,開口的一方為前方,原殼處為後方。旋環的外部為腹,與腹部相對應的面為背。
菊石殼體構造
菊石的殼體是一個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錐形管。殼管的始端細小,通常呈球形或桶形,稱為胎殼。絕大多數菊石的殼體以胎殼為中心在一個平面內旋卷,少數殼體呈直殼、螺卷或其他不規則形狀。平面旋卷的殼體的每一個殼圈稱為旋環,其外圍為腹部,包圍內部旋環的一面是背部,腹部和背部之間的殼面為側面。
菊石動物在生長過程中周期性地向前做升階式的移動,在其後方由外套膜分泌出隔壁,用以支持動物體,增加浮力和加強殼體。因此殼體可以分為兩部分:動物體棲居而沒有隔壁的部分,稱為住室;具有一系列隔壁的部分是氣殼,被相鄰兩個隔壁所分隔的空間叫做氣室(圖1),隔壁是一個曲面,通常具有複雜的形狀,尤其是在近殼壁處褶皺十分強烈。隔壁與殼壁的接觸線叫做縫合線,是菊石分類中十分重要的標誌。每一個隔壁有一個圓形隔壁孔,為體管所在位置。體管可能起聯繫軟體與殼體和調節浮力使殼體沉浮的作用。它通常位於腹部邊緣,但少數類別的體管在背部或近中心位置。
菊石殼體的旋卷程度很不相同,大致可以分為松卷、觸卷、外卷、半外卷、半內卷和內卷。殼體外形也多種多樣:由薄板狀至圓球形,有的呈三角形旋卷,有的呈直桿狀或呈環形,腹部尖形,平板狀或圓形等。
殼體表面有時平滑,有時有不同類型的裝飾,常見的裝飾有生長線紋、縱旋線紋、橫肋、瘤、刺、溝、脊等,這些裝飾又因粗細、強弱、密度、方向及相互組合而有許多變化。此外,殼體表面有不同類型的色帶,但絕大多數色帶都不能在化石上保存下來。
菊石的殼口覆以口蓋。口蓋有的單瓣(單口蓋),有的雙瓣(雙口蓋),也有的由雙瓣融合而成(合蓋)。通常口蓋與菊石殼體分離保存。帶有口蓋的菊石化石十分稀少。
菊石的系統分類標誌有殼體形狀、旋卷程度、殼表裝飾、體管位置和縫合線的特徵等。
化石
菊石獸保留下來的化石數量很多,它們的背殼很大。珍珠母中的菊石獸背殼化石就是斑彩石,是一種特別的有色珠寶。
收藏價值
菊石化石均產於淺海沉積的地層中,並與許多海生生物化石共生。通過研究,推測菊石棲居在熱帶至溫帶
的有一定深度的海域。菊石是劃分和對比地層最有效的標準化石,可劃分出頗為精細的菊石帶。在中國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層中所含的各種菊石,都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中國泥盆紀菊石主要出產於廣西南丹等地,石炭紀化石也主要產於廣西,二疊紀菊石分布較廣,在我國南方有廣泛分布。三疊紀菊石主要在貴州,西藏,四川,湖北等地。西藏的珠穆朗瑪峰地區有大量的侏羅紀菊石化石,甚至隨手可得,因為在2億多年前,那裡曾經是古喜馬拉雅海,由於造山運動,地殼上升,海底變成了高山。因此,生活在海洋底層的菊石,就呈現在地面上,成為喜馬拉雅山地殼運動變化的見證物,同時也為恢復當地的古生態環境的提供了有利的證據。白堊紀中國菊石甚少
菊石化石的收藏價值:菊石化石的縱剖面呈美麗的螺旋形,棕黃色半透明, 色如琥珀, 閩、台一代民間認為菊石可以轉運、行氣,給人帶來好運氣、好風水,多喜收藏,室內成對擺放。個體碩大,色美者價高,精美者可稱寶石級收藏品。2012年,台灣市場出售70cm直徑菊石切片,一對價值800,000新台幣。 不過菊石總體產量還是很大的,它的科研價值勝過收藏價值